藏獒是我国一种非常凶猛的狗,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,是高原犬种,藏獒的体型在中华犬种里面也算是较大的,平均体重能达50千克,较大者甚至能超过80千克,素有?雪域神犬?之称。
早先牧民们过着游牧的生活,而青藏高原一带多狼、熊、猞猁等猛兽,牧民的牛羊经常会遭到捕杀,于是乎人们就开始饲养藏獒,在与野兽的对抗中,藏獒的确有不俗的表现,在科技不是那么发达的年代,饲养藏獒是牧民们最有效的防狼手段。
藏獒
不过随着放牧方式越来越现代化,藏獒的作用逐渐被科技替代,加上如今青藏高原上的野兽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规模,所以如今大多数人养藏獒,只是一种情怀,或者当成是普通的看家护院。
只是后来随着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,藏獒开始走进全国人民的视线,在不少猛犬爱好者的?推波助澜?下,藏獒的热度一下就高了起来,在巅峰时一只品相较好的藏獒,甚至能有上百万的身价。
不过藏獒到底是一种猛犬,注定不适合大多数人饲养,所以在经历了一段狂热期之后,人们的视线逐渐从藏獒的身上移走,终于在2010年的时候,?藏獒热?消退了,大量獒场滞留的藏獒销路无门。
由于藏獒体型巨大,食量也大,多数獒场无力支撑每日昂贵的伙食开支,于是他们只留下少数品相极佳的藏獒,剩下的全部遗弃到高原上,犬类天生群居,这些流浪藏獒逐渐集结成群,成为了青藏高原上一支强劲的?流浪军团?。
流浪藏獒群
起初这些藏獒还只是活跃在村庄周围,靠捡食一些垃圾或者捕食一些家禽、牲畜过活,比如在三江源附近的68个社区里面,有将近十分之一的牲畜死亡与藏獒有关。后来随着流浪藏獒的数量越来越多,加上野性不断增强,这些藏獒开始往更人迹罕见的野外中去,它们与雪豹争食,捕食岩羊等野生动物,大有成为?雪山一哥?的趋势。
有人说流浪藏獒之所以能够在高原上?所向披靡?,主要是因为高原上缺乏大型的捕食者,如果流浪藏獒出现在非洲大草原,则会被众多猛兽无情捕杀,很快就会消失,那么是不是真的如此呢?
村庄周边的流浪藏獒翻找垃圾
野化后的藏獒战力不俗
首先我们来看看流浪藏獒的实力究竟在什么层面,其实关于藏獒的实力一直以来都是有争议的,尤其是自?藏獒热?消退之后,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,以至于如今不少人一听到藏獒都会显露出鄙夷的态度。
不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,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在2003-2010年间,獒商们为了能够卖上好价钱,进行了大量的造势宣传,甚至传出了?一獒战三狼?、?一獒战三虎?的言语,的确令人反感。
关于藏獒的实力评价,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客观公正,即不能一味捧高,也不能一味贬低,那么流浪藏獒的真正实力在什么层次呢?
如果单纯是举肩高体重、毛发量、犬齿咬力等数据的话,那么将会是毫无意义,正所谓实战才是检验战力的最终标准,好在现实中我们并不缺乏此类的数据。2016年7月份,人们就分别拍到了藏獒追捕岩羊、逼退藏马熊、与雪豹争食的画面。
藏獒斗雪豹
雪豹、西藏棕熊、欧亚猞猁是独居动物,藏獒是群居动物,或许一只藏獒无法与雪豹等野生捕食者对抗,但是成群结队的藏獒,在獒王的带领下,其实力是倍增的,平均4只以上藏獒就能轻松对付一只雪豹,而画面中6只藏獒就逼得西藏棕熊节节后退,所以说一旦野化之后的流浪藏獒,就不是普通家犬所能比拟的,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实力,是能媲美狼群,甚至超过狼群般的存在。
獒群逼退西藏棕熊
参考澳洲野犬,家犬能重回野兽
很多人都知道一些野兽能够被人们驯化成家畜,比如牛、马、羊等等,但是却很少人知道,家畜也是能够重新野化成为野兽的,澳洲野犬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。
如今澳洲野犬可谓是全国分布了,整个澳大利亚85%的地区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,澳洲野犬是当地最顶级的捕食者,在澳大利亚所处的生态位,与亚洲虎豹在亚洲森林的生态位相当,以各种中小型的植食性动物为食。
澳洲野犬群
但是你知道吗?其实澳大利亚原本是没有狗的,是由殖民者带入的。有人说是当初欧洲殖民者到来时带过来的,但事实上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,澳洲野犬来到这里的时间比欧洲殖民者还要早许多,它们是跟随5000多年前东南亚一些人们到来的。
起初人们带的狗数量并不多,主要的作用也是看家护院、狩猎,以及充当备用食物。后来随着狗的数量越来越多,一些开始脱离了人类的控制,成为了流浪狗,它们就是如今所有澳洲野犬的祖先。
与流浪藏獒一样,这些流浪狗起初也只是在村庄周围活动,靠捕食一些家禽家畜为生,因为这些事情,当时还让袋狼背了锅。
在当时人们的认知里面,袋狼对人类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流浪狗,所以人们理所应当的认为捕食家畜的?罪魁祸首?就是袋狼,不会往狗的身上想,这就导致了不少袋狼被人们报复性捕杀。后来随着流浪狗越来越多,野性越来越强,这些流浪狗逐渐成了气候,成为了澳洲大陆上最强的捕食天团。
袋狼捕食家禽
由于当时的袋狮已经被人们消灭殆尽了,所以澳洲野犬最大的对手也是唯一的对手就是袋狼,袋狼虽然凶猛,咬合力也要强于狗,但差就差在体型小,社会属性不如犬类高,加上在人类的?助攻?下,更合群、食性更杂、生存能力更强的澳洲野犬,在日后与袋狼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,最终全面超过它。
在袋狼野外消失之后,澳洲野犬就成了当地唯一的大型捕食者了,到如今,澳洲野犬在澳大利亚广泛分布,成了令不少人头疼的问题。
澳洲野犬
从澳洲野犬的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,家犬也是能够经过重新野化成为?狼?的,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、生存能力,都不会比野生捕食者差,甚至在某些方面上,它们比野生捕食者更强,比如犬类天生十分合群,其组成的狗群甚至比狼群更团结,在食性上面,狗的适应性也更强,既能吃肉,也能吃碳水化合物,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本身就比普通农村犬更强大的藏獒,经流浪阶段重新野化时候,其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,也一定会更强。
参考非洲野犬,流浪藏獒有明显优势
如果说澳洲野犬在澳大利亚上能够?成功?,是因为澳洲本土环境特殊,自古以来就缺乏大型捕食者,其他的植食性动物行动缓慢,缺乏攻击力,加上人类的活动,集合了?天时地利人和?的优势,才有了后来的成势,而流浪藏獒一旦出现在非洲,非洲大陆上那些超强的捕食者会把它们撕碎了。
但事实极有可能不是如此,我们看看非洲大陆上,并不缺乏藏獒投射过去的对照,比如非洲野犬,就是一个很好的对照组。
非洲野犬
非洲野犬是一种中小型的捕食者,属于犬科动物,平均体重范围在17-36千克左右,只有较大的雄性首领能够达到40千克以上。
这种体型在强者如林的非洲大草原上是毫不起眼的,甚至我们都能想象得出它们的日子过得有多惨,但事实上却大出人们的预料,非洲野犬不仅能够很好地生存了下来,甚至还在非洲大陆上争得了一席之地,是能够与斑鬣狗相提并论的存在,而非洲野犬靠的就是?人海战术?。
在森林生态系统下的捕食者,一般来说捕食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比自己体型小的,即便是东北虎这种猛兽,其最常捕食的猎物也不过是马鹿、野猪等,而在草原上,群居的动物基本上都是以大型植食性动物为主的,即便是非洲野犬也不例外。
这里面要考虑一个?性价比?,由于群体较大,食量也较大,与其浪费体力去捕捉大量的小型动物,倒不如集合群体优势捕获一只角马、大型羚羊等就够了。
非洲野犬捕食角马
在非洲草原上,除了直接捕获猎物之外,还有两条主要的获取食物途径,分别是食腐,以及抢夺其他捕食者所捕获的猎物,在一些纪录片里面,我们可以看见成群的非洲野犬就能抢夺斑鬣狗、豹子等猛兽的猎物。
对比过来,藏獒的实力本就超越了非洲野犬,且藏獒也是高度群居的动物,其社会结构与非洲野犬相似,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如果流浪藏獒是出现在非洲草原上的话,那么它们也能形成类似于非洲野犬般的存在,甚至能与斑鬣狗群争夺?非洲二哥?的地位。
斑鬣狗
藏獒进入非洲草原,会有哪些劲敌?
当然,流浪獒群进入非洲草原,不得不考虑其所处的生态位,以及有哪些强敌?毫无疑问,花豹、猎豹等独居的动物,基本上是不敢惹獒群的,即便是遇到了也会绕道走;非洲野犬群虽然强大,但是面对体型更大,又是呈大群居的藏獒,几乎也是没有任何优势,所以在非洲稀树草原上,流浪藏獒最大的对手就是狮子、斑鬣狗。狮群、斑鬣狗群会不会对藏獒赶尽杀绝呢?我的答案是不会。
狮子
在同一环境下,食性趋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种间竞争,但是我们在分析种间竞争的时候,也需要将环境因素等考虑进去,如果流浪藏獒出现在亚洲的森林里面,老虎是不会允许它们存在的,这点我们参考东北虎与狼的关系就知道了。
在19世纪末之前,俄国的东北虎数量较多,西伯利亚远东地带的灰狼数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;而进入20世纪之后,俄国大肆捕杀老虎,导致东北虎数量急剧下滑,人们观察到在老虎数量下降的时候,灰狼的种群数量呈现了增长的趋势;到了40年代左右,俄国东北虎数量处于历史低谷期,彼时的灰狼数量则处在一个历史较高水平;等到俄国开始大力保护老虎,东北虎数量逐渐增长的时候,灰狼的数量则急剧下降,表明东北虎对狼群有着强抑制的作用。东北虎与灰狼的数量变化趋势
那么在非洲大草原上,狮群、斑鬣狗群会不会也像东北虎抑制狼群一样抑制獒群的发展呢?我觉得不大可能,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猎物丰度,远远不及非洲大草原,且森林生态系统下难以养活大型兽群,所以老虎会为了有限的资源而?大开杀戒?。
再来看看非洲大草原,超大型兽群随处可见,加上一些小型的植食性动物、动物腐尸等,在马拉河中,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死亡,加起来能达上千吨,而捕获一只角马就能够中型狮群吃一天,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选择与獒群争斗的?性价比?真的是太低了。
人们观察到美洲狮有食物共享的现象发生,深入调查之后发现,它们所捕获的猎物多为体型较大的鹿类,一下子吃不完,而在进食的时候如果有同类过来,驱赶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高于食物共享,所以美洲狮才能忍受同类与自己一起进食。
美洲狮?食物共享?
其实东北虎与狼群的种间竞争之所以会如此激烈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虎的捕食方式与狼群的捕食方式差异所致,老虎独居,靠伏击的方式捕猎,讲求一个?静?字,而狼群多跟随兽群而居,且靠追逐的方式捕猎,势必会在林中造起很大的动静,从而吓走有蹄类动物,这对于老虎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素,所以但从这方面来说,老虎也不能容它。
反观非洲大草原,无论是狮群,还是斑鬣狗群,几乎都是依靠团队优势追捕猎物,所以并不存在弄出动静影响其他捕食者一说,而且一旦兽群被捕食者追逐惊散,对于其他捕食者来说也是有利的,所以狮群对獒群的容忍度,要远远高于东北虎对狼群的容忍度。
藏獒
再者我们看狮子与斑鬣狗的相处模式,不是挺好的吗?从古至今狮子也没有将鬣狗消灭啊,所以流浪藏獒出现在非洲草原上,应该是如王者降临般,而不是会被其他捕食者所消灭,你们认同吗?
鬣狗、北美灰狼、比特、坎高、藏獒。鬣狗在非洲食物链处于上端,食物最大是羚羊、角马那类。分数:9分。北美灰狼在北美虽然比灰熊、北极熊等差很多,但是它也是处于食物链中上端,食物来源很丰富,在北美平原一直是强者之一。分数:8.4分。比特是狗中猛犬第一,曾经杀死过一只狼,但正面交锋,狼获胜的几率更大一些,所以排到第三。分数:7.7分。坎高,土耳其第一猛犬,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大熊猫,性格凶猛、强悍,是牧羊犬的不二狗选。分数:7分。藏獒,在民间是一种神兽,凶猛,可以独自杀死好几只老虎。现实不是这样子的,藏獒大部分是家养的,况且,比特、坎高都是分分钟杀死藏獒的狗了,所以排在它们后面,狼胜比特,鬣狗又胜狼。自然藏獒排最后一点也不委屈。
鬣狗比狮子咬合力大,但斗不过狮子的原因
一,鬣狗能咬碎骨头,咬合力的的确大,但观察发现是用臼齿咬碎的,
而在和狮子搏斗时,主要是用犬齿,狮子不可能把自己的腿送到鬣狗的臼齿里让它咬,狮子犬齿正要比鬣狗的发达的多,(当然嘴张开角度也大)能一下碎破喉咙.所以鬣狗咬合力大根本不起作用.
其二,大家都知道,狮子体重上占优势,而且狮子多了爪子,且身体灵活性很强
贴子相关图片:
你这句话问的有很多毛病。首先,非洲野犬不是猎狗,猎狗是人养大的。其次,你所说的野狗,也就是“猎狗”是野生的,那么你想说的应该是鬣狗。而鬣狗和野狗完全是两种动物,单打独斗的情况下,鬣狗的战斗力远高于野狗。我就拿你说的非洲野犬回答。那么,要分两种情况。第一,城市里的藏獒和非洲野犬打,那么非洲野犬赢;第二,西藏地区的纯种藏獒和非洲野犬打,那么藏獒赢。因为一只纯种藏獒的体重通常在40~60公斤左右,而非洲野犬体重17-36千克。体型差距太大,藏獒赢。
关键词:
阅读:
什么是田园犬(什么是中华田园犬)
什么是中华田园犬,因为中国先民几千年的混杂饲养,中华田园犬拥有绝大多数犬种的基因。通过血统融合,它们的外观也有了更加多样化的特点。比如耳朵直立,嘴巴变长,有的腿也变得修长,毛色不再单一。因为极其广泛和
哈士奇好多钱(哈士奇多少钱一只)
哈士奇多少钱一只,就幼犬而言,宠物级哈士奇的价格在1200~4000元左右,血统级哈士奇的价格在4000~9000元左右,赛级哈士奇的价格在9000元以上。如果是赛级哈士奇,无论是血统还是品相,都是有
雪纳瑞吓(朋友送只雪纳瑞3个月大..怎么调教)
朋友送只雪纳瑞3个月大..怎么调教,想必阁下是位女性吧~小狗狗可是要耐心教的哦,我也不给你Ctrl +V了,就说点关键的吧小便--如果想让小狗习惯在外面上厕所的话,大体上应该从4-5个月大的时候开始。
中华田园犬排名(护主犬总排名是怎样的)
护主犬总排名是怎样的,护主犬总排名是藏獒、高加索犬、中华田园犬、罗威纳犬、杜宾犬。1、藏獒藏獒的勇猛是藏獒的天性,藏獒具有威猛、果断、彪悍和倔强的气质与秉性。忠于主人,他们在生活中就是鲁莽和冲动,他们
藏獒会长狮子吗视频(我家的藏獒得病了~求解决办法)
我家的藏獒得病了~求解决办法,我们是从来不建议朋友养两个月以下的幼犬的,未满月就更不赞成了,因为太小的狗狗身体和心理素质都非常不稳定,而且不能注射疫苗,所以这个年龄的狗狗的饲养是红色警戒的。因为狗狗刚
纽芬兰犬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方法
兽医表示,异位性皮肤炎不只是会出现在人类身上,其实狗狗也不能避免,很多纽芬兰犬身上就产生过异位性皮肤炎,深受其扰。临床显示,罹患异位性皮肤炎的犬只,症状会出现在
纽芬兰犬呕吐的原因分析
因为很多养狗的人都知道,尤其是在纽芬兰幼犬时期,它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吐一次,大部分是因为消化不良,或者是吃的太多而造成的胃部不适,引起从胃部向上呕吐。所以大部分朋
纽芬兰犬患犬瘟的症状表现
要知道,犬瘟热可是一种让任何养狗的朋友们谈病色变的主要凶手,犬瘟并不是自家小狗,身体虚弱、体格小它就更容易得这种病症,其实犬瘟可是不会分大小的疾病,所以就连强壮
纽芬兰犬长骨刺怎么办,纽芬兰长骨刺的症状
狗狗和人一样,身上也会长骨刺,会疼痛难受,只是狗狗无法说话,所以主人常常不能及时察觉,等到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,骨刺问题通常已经比较严重了。纽芬兰犬长骨刺,主要是
纽芬兰犬腰间盘突出的症状
纽芬兰犬椎间盘突出,一般主要会出现疼痛、走路姿势异常、活动量减少、后肢无力、尿失禁等症状,情形比较严重的话,后肢可能还会瘫痪、失去痛觉。具体表现有:疼痛:椎间盘